浙江金华与新乡贤“双向奔赴” 团结同心奔共富

  金华7月1日电 (记者 张斌)“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现在年纪大了,能力不多,为社会、家乡做点事是应该的,希望能让更多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6月30日,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举行的金华市“之江同心·乡贤助乡兴”现场会期间,耄耋之年的姚宝熙对记者说。

  姚宝熙是金华兰溪兰江街道姚村人。半生在外漂泊的他一直心系家乡,尽管捐款逾1500万元用于家乡敬老、教育及文化传承事业,他依然保持简朴的习惯,用了20年、打满补丁的皮带感动许多人。

  活动期间,金华市“乡贤助乡兴”最美新乡贤发布,姚宝熙等当地十位新乡贤上台领奖。不少人都如姚宝熙一样尽己所能反哺桑梓。

金华市“乡贤助乡兴”最美新乡贤发布现场。 张斌 摄
金华市“乡贤助乡兴”最美新乡贤发布现场。 张斌 摄

  从事外科临床工作数十年的浙江省资深肛肠科专家厉军,多次谢绝一些医疗机构高薪邀请,毅然回到永康市芝英镇老家创办工作室,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能够享受到浙江省级专家的医疗服务;上海芯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金东“两会两站”会长汪妹玲积极牵线搭桥,让家乡学子、企业家与教育科技前沿接轨……

  “新乡贤作为热衷家乡事业、有影响力的代表人士,在参与社会治理、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作用。”金华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志强在会上致辞时说。

  据悉,近年来,该市不断引导新乡贤全面参与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目前已建立各级新乡贤联谊组织150个,乡镇一级新乡贤联谊组织全覆盖,为乡贤架起情感联络的“连心桥”。

  以活动举办地浦江县为例,其和金华许多县(市、区)一样,不断增强乡贤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乡愁“不断线”、乡情“不陌生”、乡贤“不忘乡”。

  “我们圆满举办第二届浦江乡贤大会并取得丰硕成果。200余名乡贤齐聚家乡、共商大计,共签约重大项目7个,总投资65.6亿元,聘请‘智库专家’17人、‘招商引才大使’19人,进一步推动资本、产业、人才回归。”浦江县委副书记、县长胡作滔致辞时说。

  在今年举办的第三届金华发展大会上,该市共签约乡贤回归项目36个,总投资1089亿元。此前,金华市实施“万名乡贤助共富”行动,携手农商银行促成战略合作,每年单列200亿元专项信贷资金支持引导乡贤回乡创业兴业。比如金华义乌市举行“农商杯”乡贤助共富创业创新大赛,推动一大批共富项目落地。

  当天活动上,金华市“农商杯”乡贤助乡兴创业创新大赛举行颁奖典礼,获奖者将获金华农商银行系统提供的100万元至500万元不等的融资增信额度。活动还举行“乡贤助乡兴”项目签约仪式。

  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背景下,家乡金华抛出“橄榄枝”,新乡贤利用各方面优势回报家乡,一个个“双向奔赴”到“双向奔富”的故事不断涌现。

  磐安乡贤蔡文君发起的“我的幸福计划”,直接带动边远山区1万余名低收入农民,每年在家门口增收1500万元以上;武义新乡贤徐成斌入驻坛头村,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破旧小村成为了闻名遐迩的“网红”景区;婺城乡贤沈建军、东阳乡贤林栖等积极回归,打造了“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林栖三十六院”等一批共富基地;东阳成立乡贤奖教奖学基金60个,筹集教育基金超8亿元……

  新乡贤还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中一支重要力量。

  在浦江县,当地张伟军、张小光等乡贤赶赴一线,就地调解纠纷、现场解决矛盾,形成“车轮上的乡贤调解室”。王志强介绍,近年来,金华全市新乡贤参与化解矛盾纠纷2500余次、解决问题8600余件。

  据介绍,下一步,该市计划开展政策环境优化行动、特色品牌培育行动、乡贤文化提升行动等,迭代升级乡贤服务数字化管理平台,全力营造家乡与乡贤双向奔赴的浓厚氛围,激发更多人才回乡、智力回流、项目回归。

  “新乡贤工作乡村有需求、乡贤有意愿、乡镇有动能,各方有强烈的共鸣,可以说抓乡贤就是抓发展,抓乡贤就是抓平安,这也成为社会共识。”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谢辉在活动致辞时表示,要支持新乡贤当好乡风文明的倡导者、共同富裕的带头人、公益事业的热心人、矛盾纠纷的调解员、生态环境的守护者等角色。

  “希望高标准打造一批‘乡贤助乡兴’同心共富实践基地、挖掘选树更多‘乡贤助乡兴’最美新乡贤,在‘实干争先’的擂台上赛马比拼,进一步推动金华新乡贤工作在新起点上有声有色、出新出彩,为打造‘之江同心·乡贤助乡兴’品牌展现金华担当。”谢辉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