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量青睐的“农大”,为何还是没有报考热度?

  这个招生季,农业类大学前所未有地被流量青睐。即使如此,湖南一家高考志愿填报机构的老师说,今年她辅导的700多个家庭里,报考中涉及“农大”的学生,只有7名,和往年一样“特别少”。(中国青年报7月13日)

  这充分说明,网络流量并不等于招生吸引力。借助学生在招生季发的“爆款视频”做招生宣传,所能起到的效果甚微。要提高涉农专业的吸引力,为振兴新农村,培养高层次人才,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其关键点有两点:一是在基础教育阶段,不能再给学生灌输“离农”甚至“逃离乡村”的意识,应培养学生健康的劳动价值观与成才观。二是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转变传统的职业形象,以都市农业、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数字农业等职业前景,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能一提农学,就让学生想到干苦力,在田里挥汗如雨耕种。

  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选择学校、专业时,为何对涉农学校、专业“不感冒”?这和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关,包括农村学生,也被教育要“走出农村到大城市去”,以“离开乡村,不再做农民”作为奋斗追求。因此,对于报考涉农专业,今后从事农业工作,不少学生感到疑惑:上“农业大学”还是“当农民”搞农业,有不少时间要到农村工作,有什么价值?可问题是,所有学生都被教育走出大山、乡村去改变命运,谁来发展乡村、振兴乡村?据报道,2022年5月,山东财经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课题组对山东、广东、浙江、河北、湖南、江西等6省20个县(市、区)乡村人才振兴现状进行的调研发现,农业农村科技人才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高层次人才比较匮乏。

  可以说,“走出乡村才是成功”的成才观,一定程度加剧了乡村人才的流失,也导致学生报考大学时不愿意选择农学。有“通过所学知识、技能改变乡村,发展乡村”这样成才规划的学生不多。这需要改革基础教育的升学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成才观,以“教育改变生活”而不是“高考改变命运”让学生认识到读书求学的价值,并拓宽学生成才的选择。

  对于农学这些传统学科、专业,不少学生的认识也还局限于在农田中干活,但现代农业早已不是这样。而且,上农业大学,学农学专业,成为农业农村科技人才,这和在乡村种地,工作内容和性质也是不同的。今年高考志愿填报期间,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大一男生丁习功在实验田里随手拍的视频,获得139万人点赞。21秒的短视频被众多媒体转载,有人称赞“脚下有土,心里有光”,有人留言“很向往这种大学”。但这是视频的热度,不是报考农大、农学专业的热度。道理很简单,考生不可能根据这短短的视频就转变观念报考农学,如果这样报考,也是十分盲目、随意的。学校和社会舆论也不要真认为农学吃香,受到考生欢迎了。

  要让学生认识新农科、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需要农业大学有更主动的意识,除了组织教授、学生到中学去开讲座、介绍农学专业的新动向、新面貌之外,还应和高中合作,面向高中学生开设先修课程,通过这些课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不同的学科领域,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并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这其实是所有大学都应该重视的工作。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有利于大学招收适合本校的人才,提高招生和人才培养质量。

  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不少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学科兴趣,盲目地追逐所谓的热门专业,不但选择农学的学生少,选择基础学科专业的学生也不多,原因就在于他们对学科并不了解,往往对学科、专业的了解仅凭自己从老师、家长或者媒体宣传上获得的只言片语。这很容易形成片面的认识。

  要引导学生理性选择,做出适合自己的发展规划,将自己的求学、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就必须重视对学生的生涯教育,通过增设不同学科领域的选修课,开展职业体验等,让学生增加对自己、对社会、对学科以及对职业的了解。

  (熊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