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沽湖畔未曾消逝的马帮与永恒的马帮精神

  凉山7月5日电 题:泸沽湖畔未曾消逝的马帮与永恒的马帮精神

  作者 王利文

  “叮当,叮当……”久违的马铃声再次回荡在四川凉山盐源县的泸沽湖畔。幽谷山涧,寻声而去,马蹄扬尘,一支名为“喇塔”的新式摩梭人马帮映入眼帘。曾一度消逝的马帮是摩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又回到湖畔。

喇塔马帮队员们在牛窝子山顶俯瞰泸沽湖。 王利文 摄
喇塔马帮队员们在牛窝子山顶俯瞰泸沽湖。 王利文 摄

  盐源地处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在交通和物流不便的年代,赶马的“马脚子”们依靠非凡的胆识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走南闯北,把当地湖产和外地山货交换,足迹远至拉萨乃至南亚的印度。“马脚子刚毅坚韧、见多识广,是摩梭女子心中的英雄。”从小在火塘边听着赶马故事长大的郭次丁,16岁也学着父亲成了一名马脚子,开始赶着7匹骡马行走在泸沽湖与木里藏族自治县之间。

  随着交通网络的发展,盐源到泸沽湖的公路通车,马帮的交通和运输功能被取代,湖畔的马铃声逐渐消失。37岁那年,郭次丁改行做木匠,结束了用自己的两只脚与四只脚的骡马拼脚力、用汗水为全家讨生活的日子。虽说家中早已添了机动车辆,他仍旧不顾家人反对保留着养马的习惯,用自己的方式坚守着。

山间一饮水处,61岁的郭次丁(左二)正在喝水。 王利文 摄
山间一饮水处,61岁的郭次丁(左二)正在喝水。 王利文 摄

  如何真正留住这份宝贵的集体记忆?同样也割舍不下马帮事业的中洼村小队长杨直之苦思冥想。2017年秋,趁着泸沽湖旅游业发展的东风,杨直之提出再建马帮。“因为中洼村没有草海也不临湖,不能从住宿、餐饮行业分享到泸沽湖旅游业的红利,我们可以探索一条将传统马帮文化与现代旅游有机结合的新路子。”“做大做强,用马帮让全村致富”的号召得到了郭次丁在内的7名摩梭兄弟积极响应。于是,久违的马铃声再次在湖畔响起。

山路上的喇塔马帮。 王利文 摄
山路上的喇塔马帮。 王利文 摄

  与传统的货运马帮不同,新式喇塔马帮以载客骑游为主。马脚子们生于斯长于斯,熟悉地形,开辟了“湖畔走马”和“山野扎营”两条长短不一的骑游路线。“湖畔走马”四季皆宜,马脚子带游客骑马漫看湖景,约三小时。“山野扎营”高山骑游则需要两天一夜。在森林防火期后的夏秋季,马帮带领游客到能俯瞰泸沽湖全景的牛窝子山顶扎营过夜、砍柴做饭,让游客深度体验马帮生活。

赶马途中,马帮队员正在歇脚擦汗。 王利文 摄
赶马途中,马帮队员正在歇脚擦汗。 王利文 摄

  “现在比当年轻松太多了。那时马路靠着悬崖,崖底就是河。”郭次丁边感叹边徒手捉走腿上吸血的蚂蟥。在山中摸爬滚打习惯了的马脚子擅长和自然打交道,选宿营地、辨天识地、采菜识果、找草喂料、克服恶劣天气都是必备技能。赶马时,年过花甲的郭次丁很沉默,当被问起当年为赶路几个土豆就算一顿的马帮生涯时,他眼中总闪着光。看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愿意参与户外骑游,他说,马铃声和游客的欢笑声,就是自己赶下去的动力。

郭次丁的家中挂满了马具。 王利文 摄
郭次丁的家中挂满了马具。 王利文 摄

  看着草坪中悠闲的骡马,57岁的队长杨直之说:“人和马都会老,但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马帮精神不应该老去。”在马脚子们的共同努力下,今年4月,“摩梭人马帮习俗”被正式列入凉山州第七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作为摩梭人与马帮情结的缩影,喇塔马帮在湖畔跋涉,续写着传奇。

  伴随着悠扬的马铃声,杨直之用赶马调打发着行路的寂寞:“天上麻鹞子(鹞鹰),地下马脚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