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都上海:如何以绿色发展使数字与经济“相得益彰”?

  上海6月23日电 题:数都上海:如何以绿色发展使数字与经济“相得益彰”?

  作者 高志苗 樊中华

  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经济”成为各行业的“时尚先锋”。上海在全面数字化转型的当下,如何以绿色发展使数字与经济“相得益彰”?

  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秘书长陆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绿色和数字是天然的有机结合体,数字技术的核心逻辑是效率,通过提高效率、拉近空间,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碳排放。

  “数字社区”打通环保“最后一公里”

  拿上纸板箱、塑料瓶、废弃旧衣服,家住上海市杨浦区政立路580弄小区的王大爷走到楼下“爱分类·爱回收”智能回收柜,为自己的环保账单又增加了一笔。“太方便了,以前我都是骑电动车到一两公里的回收点,现在下楼就能解决了。这里还有环保账单的排名,没事我还会和老李头比一比。”

  2500多台智能回收机分布在上海杨浦、宝山、虹口等地,居民只需扫码或输入手机号便能进行投递,方便快捷,在上海全面数字化转型的当下,“爱分类·爱回收”智能回收柜为“数字社区”打通了环保“最后一公里”。

  “爱分类·爱回收”产研总监何佳辰告诉记者,“在上海,我们建立了完整的‘点、站、场’体系,即社区站点、中转站、集散场,从前端投递、中端运输到末端分拣销售,全流程数据实时上传到大数据平台,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通过数字技术驱动运营效率提高,也通过大数据协助垃圾分类管理部门进行科学决策。2021年再生资源回收量约12万吨,相当于节省碳排放30万吨左右。”

上海沪宝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智慧养殖平台 高志苗 摄
上海沪宝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智慧养殖平台 高志苗 摄

  “智慧养殖”实现农渔业“自净化生态”

  上海沪宝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季锡刚的手机出现提示,智慧养殖平台显示8号池塘含氧量过低,他按照提示给池塘添加了增氧剂。

  “不到现场我们就能掌握每个池塘的信息,这个智慧养殖平台为我们提供数据支撑,通过智慧养殖让螃蟹个大鲜美,我们连续8年获得全国河蟹大赛金蟹奖。”季锡刚说。

  沪宝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与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研究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开展河蟹绿色养殖技术研究示范,集成池塘生态高效养殖的水质耦合模型技术、活水循环对流工程技术,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河蟹池塘自净化生态高效养殖。

  上海市宝山区罗泾镇乡村振兴办公室副主任张磊表示,沪宝水产基地是罗泾镇打造“数字田园微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通过智慧养殖建立符合都市农渔业生产特点与需求的管理数据模型,为农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采用“智慧养殖”的还有崇明区陈家镇渔光互补数字化生态综合产业园。利用光伏发电、AI、大数据等技术,生态养殖与光伏发电有机结合,提高了电网清洁能源供电比例,推进“鱼、电、环保”融合发展,传统养殖数字化转型也打通渔场从生产、加工、流通全环节,降成本、提效率,使水产养殖基地成为当地最具影响力的农业观光和休闲旅游基地。

  “数字工厂”促成降耗与增产“双丰收”

  在上海宝山区,为加快激发企业数字化转型意愿,2021年邀请258家规上制造业企业参与数字化转型培训。以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冷轧车间“黑灯工厂”为示范,树立多个“自感知、自优化、自决策、自执行”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样板间”。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信息研究所所长王振表示,绿色发展和数字化之间有联动关系,数字技术可以推动绿色化实现减排,例如自动化工厂有各种传感器,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耗能。

  上海市宝山区信息委主任沈轶群告诉记者,目前工厂冷轧热镀锌产线的制造能力显著提升,形成了一批钢铁智能工厂核心技术和钢铁智能制造实践方法。项目实施完成后车间劳动效率提升35%,机组产能提升20%,吨钢能耗下降18%,吨钢综合污染物下降30%、吨钢加工成本下降16%。数字技术赋能升级绿色经济同时,绿色也成为发展数字产业的底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