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种业“芯片” 河南这俩种业创新平台有新进展

  郑州7月29日电 (记者 韩章云)7月29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2022年上半年河南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卫文星介绍了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和神农种业实验室两大种业创新平台的最新情况。

  种业是粮食安全的基石和源头,作为农业大省,近年来河南持续攻坚种业“芯片”、着力攻克我国种业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筹建一批种业创新平台,并取得明显成效。

  2019年,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牵头组建的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在河南省新乡市平原示范区启动建设。该中心被寄望前3年重点攻克抗病虫、抗除草剂等关键基因,实现基因编辑、分子设计等技术在生物育种应用中的重大突破。

  三年过去,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现状如何?

  卫文星介绍,目前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4150亩田间试验区已全面投入使用,350亩科研设施区6.4万平方米的一期工程近期将投入使用,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0.16亿元,启动了小麦、花生、大豆、蔬菜等农作物育种研发工作。

  在科技创新方面,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在小麦优质特性形成机制、花生单染色体涂染技术、大豆胞囊线虫病抗性遗传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新成果。

图为河南省农科院大豆育种专家卢为国在实验室查看大豆生长情况。(资料图) 韩章云 摄
图为河南省农科院大豆育种专家卢为国在实验室查看大豆生长情况。(资料图) 韩章云 摄

  “上半年共有8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审定,另有63个新品系正在参加各类区域试验。”卫文星介绍,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选育出的优质小麦新品种郑麦379和郑麦1860,位居河南省小麦种植面积前两位,其中郑麦379已连续3年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花生新品种豫花37位居全省花生种植面积第一位,也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高油酸花生品种;大豆新品种郑1307位居河南省大豆种植面积首位。

  2021年,河南整合全省种业科技资源和力量挂牌成立神农种业实验室,以期解决种业重大科学问题,攻克种业关键核心技术,培育突破性新品种。目前,神农种业实验室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加强协同创新,合力破解种业发展制约瓶颈。

  “下一步,两大平台的工作重心将由科研条件建设进一步向科技资源集聚、核心技术攻关、体制机制创新和规范化管理方面转移。”卫文星表示,两大平台将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开展基因组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表型鉴定等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力争在育种关键技术和新品种选育方面实现突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