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矿山也能化身景观“语言” 专家南京研讨生态修复路径

  南京9月7日电 (记者 朱晓颖)四壁荒凉的废弃矿山能如何利用?7日,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在南京研讨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路径。

  根据自然资源部《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1)》,2020年以来,全国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约4.16万公顷。其中,废弃矿山新增恢复治理面积约3.05万公顷,占矿山恢复治理总量的73.3%。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成为矿业领域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任务。

  旅游景区、植物园区、农业生态园、矿山小镇……记者了解到,通过改造,废弃的矿山也能化身景观“语言”,这在全国已有不少实例。

  位于福建省龙岩市的龙岩紫金山公园就是其中的一个。公园的前身是龙岩市有名的煤矿采矿区。最早,地块内有不少无证小煤窑、污染企业和墓穴。常年的无序开采,导致该区域水土流失,生态系统急剧退化。

  据龙岩紫金山公园负责人介绍,经过8年多的综合整治改造,这个年代久远的煤矿采矿区彻底改头换面,变成了风景秀丽、绿树成荫的开放式公园,还有全民健身综合体育馆、室内外游泳池、健身步道、多功能运动场、儿童乐园、公交站等配套设施。

  “对矿区独特的文化元素进行艺术再创作,是景观再生设计的重要途径。尊重矿区地域文化,融入矿坑景观设计,让过去与现在的元素碰撞,让新旧景观产生对比,是景观重构中最具生命力的语言。”中建八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忠元表示。

  李忠元说,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模式有多种:可以在原有矿山的基础上构建综合型旅游景区,例如江苏园博园、湖北黄石国家矿山公园都是很好的案例;可以采用“矿山+园区”的模式进行改造,例如上海辰山植物园成为改造示范;还可以做成矿山小镇,例如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矾山镇。

  在李忠元看来,未来,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可与土地开发、产业发展、城乡建设有机结合。通过对矿山生态修复、产业空间重构等路径的优化,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当日,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矿山采动损害与生态修复专委会主办、中建八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一届矿山生态修复学术交流会在南京举行,来自全国的数百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650余人参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参会并发表演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