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人四首歌,听懂总书记对这束光的嘱托

  以时间的深度

  以地域的跨度

  以空间的高度

  360°全景展现18.59万平方公里的

  大美湖北

  7月25日,位于湖北光谷的长江广电文创园内,一架松鼠350型直升机搭载电影级航拍设备腾空而起,由湖北省委宣传部主办、湖北广播电视台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联合打造的大型航拍系列节目《飞越荆楚》拉开了序幕。

  从光谷起飞的,还有它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雄心。

  2013年7月21日,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考察光谷的日子。十八大以来这十年,总书记三赴光谷,纵论创新。

  2013年,他嘱托:“一定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培养和吸引人才,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2018年,他指出:“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要摒弃幻想,自力更生。”2022年6月考察武汉时,他则强调,要加强技术研发攻关,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从上个世纪70年代诞生中国第一根光纤起,“中国光谷”实现了一项又一项我国光通信技术领域的首创,从科技一条街发展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在“世界光谷”,四代人四首歌,声声饱含激情与梦想的“科技强音”正在奏响——

  那,是力排众议的“孤勇者”;

  那,是冲出黑暗的“追光者”;

  那,是牢记嘱托、建功立业的“如愿”;

  那,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声声“有我”!

  赵梓森:全力造光纤,牵起追光路

  爱你孤身走暗巷

  爱你不跪的模样

  爱你对峙过绝望

  不肯哭一场……

  ——节选自歌曲《孤勇者》

  这份孤勇,正是“中国光纤之父”赵梓森的人生写照。

  1973年,41岁的赵梓森偶然得知:3年前,美国就已经在研究用玻璃丝通信。从此,他开始了人生的“追光之旅”。没有钱、没有人、没有实验室,在大家的质疑声中,赵梓森就在厕所边上的一个洗手池,开始做拉丝实验。

  “土法上马”,自制光纤拉丝机,采取最简单工艺和最基础原料,一年多时间重复数千次试验,最终得到了高纯度石英玻璃。

  三年努力钻研,1976年,赵梓森做出了我国第一根光纤。1982年,他又在武汉实现了中国的首次光纤通话。中国信息产业革命的大幕,由此揭开。

  而此时,一个更大的构想在这座城市酝酿——建中国光谷。

  “光谷的概念不是我先提出来的,而是华科大的黄德修教授。1998年,他就提出中国应该有个光谷。”赵梓森说,之后国家决定建光谷,但建在哪里还没定论,“武汉说在武汉,广州说在广州,上海说在上海,吉林说在长春。结果,武汉笑到了最后。”

  经过赵梓森等院士专家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不懈努力,中国光电子产业基地落户武汉,“武汉·中国光谷”正式诞生。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我们是一个大国,在科技创新上要有自己的东西。”历史反复证明,总是跟踪模仿没有出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用“一束光”造就“一座城”的光谷,就是梦开始的地方!

  四代“追光者”:跟跑、并跑到领跑

  如果说你是遥远的星河

  耀眼得让人想哭

  我是追逐着你的眼眸

  总在孤单时候眺望夜空

  我可以跟在你身后

  像影子追着光梦游……

  ——节选自歌曲《追光者》

  在湖北50年的“追光史”里,以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庄丹等人为代表的中国第二代“追光者”,把赵梓森拉出的这根光纤,做成了湖北最具竞争力的通信光纤产业。

  曾经的长飞光纤,零件多靠进口;现在的长飞光纤,部分技术领跑全球。

  “30多年前,我们不得不拿市场换技术。过去1万多个日夜,我们研发创新片刻不敢停歇。今天,中国的光纤终于能用技术换市场。”庄丹对长江云头条记者说,9年来,长飞单根光纤预制棒拉丝长度从7000公里延长到1万公里。

  庄丹曾两次当面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企业的发展情况。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勉励长飞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占有率,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还作出指示,自力更生任何时候都不能少。

  在视察时,总书记问了一个问题:“你们的长飞梦是什么?”

  庄丹回答:“用6到8年时间做到这个领域的全球第一。”

  习近平总书记又问,为什么有这个长飞梦?庄丹说:“如果中国每一个行业,都有企业做到全球数一数二,那么我们的国家,也必定会成为世界级的创新大国和经济强国。”

  “长飞没有辜负总书记的嘱托。”庄丹自信地说,这些年来,长飞创新驱动发展,提前4年实现了长飞梦——2016年,长飞问鼎全球第一。

  “一定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培养和吸引人才,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自己的碗里要装自己的粮食!”这是总书记调研长飞后,对科技工作者的殷殷嘱托。庄丹说:“未来,长飞还将向光纤预制棒核心原材料、数据中心和线缆解决方案等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同一时空下,“追光之梦”仍在继续。

  就在2016年的纪念光纤发明50周年大会上,33岁的廉正刚,遇到了84岁的赵梓森。这是中国第三代追光者和第一代追光者的一次对话。

  那一年,在第一代、第二代“追光者”的引领下,新一代“追光者”重新定义自己——从欧洲最大的光电研究中心来到武汉创业还不到两年的廉正刚,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微结构光纤的量产,这是中国光纤的新领域——特种光纤的一大突破。现在,这一技术已顺利打破国外品牌在军工、航空航天、光传感等特殊领域的垄断与封锁。

  曾经,我们追着国外跑,这是“跟跑”;

  逐渐,脱离依赖,发展到“并跑”;

  现在,超越对手,能够全球“领跑”!

  从第一代“追光者”赵梓森,到第二代、第三代,再到现在接棒的第四代“90后”,队伍已逐渐庞大,从五六个人到现在的近万人,他们带领中国一次又一次跃上世界光纤产业高地,也为后来的追光者开辟了前行的道路。几代人接棒一个又一个十年,那股敢为人先、时不我待的精气神,从未改变!

  牢记嘱托 这些成果做到全球领先

  你的手我蹒跚在牵

  请带我去明天

  如果说你曾苦过我的甜

  我愿活成你的愿

  愿不枉啊愿勇往啊

  这盛世每一天

  ——节选自歌曲《如愿》

  2022年再来光谷,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听取湖北省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及核心技术攻关情况介绍,仔细察看芯片产业创新成果展示。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技术研发攻关,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断延伸创新链、完善产业链,为推动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在华工科技激光科技馆,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停下脚步细细观看。

  为总书记做介绍的华工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新强向长江云头条记者回忆,在两人高的黄鹤楼造型艺术墙边,他向总书记介绍,运用企业自主研发的设备,大幅面的黄鹤楼金属画不到十分钟就能完成切割。一旁展台上,同样是黄鹤楼造型的小金属画只有卡片大小,精巧细致,“总书记拿起仔细端详,连连点头”。

  “总书记说,如果我们每一座城市、每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每一家科技企业、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能围绕国家确定的发展方向扎扎实实推进科技创新,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目标。”马新强说,总书记提到我国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刻不容缓时,言辞恳切,他说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踔厉奋发、奋起直追,“这几句话一直回荡在我的脑海里,让我热血沸腾,浑身充满了斗志”。

  科技自立自强,是光谷的发展密码;干事创业的精神,是光谷的成长基因。

  自2013年以来,光谷几乎以每年诞生一个千亿产业的速度,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迅猛前进。如今,光谷拥有全国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最大的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和最大的激光设备生产基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光谷之东,三次就自主创新发出时代最强音,这些嘱托与期望时常在耳边回响——

  “我们这么大的国家,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

  “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国之重器必须立足于自身。”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高瞻远瞩的判断、审时度势的决策,为我们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指引着方向!

  打造科技强国,我们终将如愿!

  这些湖北青年,在科技前沿乘风破浪

  那未来如何登场 有我担当

  定是你只能叫好 那种辉光

  ——节选自歌曲《有我》

  “光是什么?”

  “光就是方向。”

  在光谷51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200万人每天乘光前行。

  每年,源源不断的青春热血注入光谷。

  这里,有华科在内的42所高等院校、56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院所、30多万专业技术人员和80多万在校大学生,是中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

  你看,这是小驴机器人(武汉)有限公司海归青年丁枫(29岁),他在操控一台红色的户外安防机器人。

  你看,这是亚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樊春晖(29岁),他在专心致志测试产品性能。

  ……

  光谷,为什么能?湖北,为什么能?

  我们来剖析一个年轻的团队,从中瞥见答案:

  就在最近,平均年龄只有29岁、成立于2015年的烽火通信UED(用户体验中心)团队,凭借自主设计的SR1021Y智能路由器,获得有“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德国iF工业设计奖。

  “科技创新,人才是第一资源。”烽火通信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徐东磊介绍,公司每年通过股权激励、“人才房”项目等,提高人才归属感。如今,公司90后经理人已达数十位。在这背后,是企业强大的研发支持。据统计,在2021年,烽火通信以37.26亿元的研发支出位列全省第一。

  看见光,有我!

  追随光,有我!

  成为光,有我!

  这,就是湖北科技创新的青春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8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一茬接一茬茁壮成长。”

  光谷,正是这一片沃土。

  自2017年6月10日起,光谷成立招才局,每年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这里吸引了55万名留汉大学生,平均每年有10万名大学生选择来光谷就业创业。

  追溯到更早,光谷从2009年起实施了“3551光谷人才计划”。13年来,光谷共集聚4名诺奖得主、70名中外院士、81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光谷为什么能?湖北为什么能?答案呼之欲出:

  城市战略的高度

  产业经济的宽度

  科技人才的厚度

  在光谷,英雄不问出处,每一个梦想都值得被给予机会。

  积跬步以至千里,汇涓滴而成江海。

  光谷的蓬勃发展,是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国一大批创新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从中国空间站、火星车、“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到“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天机”类脑芯片、无人植物工厂水稻育种加速器……自立自强的“中国名片”愈加亮丽,彰显出我国科技创新的巨大潜力。

  从对科技创新领域进行长远谋划,到搭建科技创新制度的四梁八柱,再到激发科技创新潜力的一系列实招硬招,我国科技创新活力不断迸发。巨变的“种子”,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生长!

  监制:郭小容

  编审:康耀方 邓国辉 林如峰

  文案:刘蕊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