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合肥生活网 / 西安生活网 / 昆明生活网 / 福州生活网 / 成都生活网 / 南昌生活网 / 重庆生活网 / 长沙生活网 / 黄冈生活网
什么信号?密集解质押频现!
曾经“谈质色变“的A股股权质押市场,其风险在今年进一步得到缓解。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8月24日,市场质押股数为4037.67亿股,市场质押股数占所有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5.32%,市场质押市值为35325.06亿元。而在2019年8月30日,市场质押股数占所有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8.76%。
8月以来,多家上市公司密集发布大股东部分股权解除质押的公告。从公告披露来看,上市公司大股东纷纷进行“主动降杠杆”,其中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质押比例短期内持续下降。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仍有质押比例偏高的公司,并且ST类公司居多。
高比例质押案例大幅缩减
“前些年市场整体股权质押规模较大,遇到极端市场行情融资人往往会存在较高的风险。”某券商投行人士表示,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作为一种常见的融资工具并没有问题,也是大股东缓解上市公司资金缺口的一个常规操作。但如果遭遇极端事件,加之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质押比例过高,或者同一公司的多位大股东都存在高比例质押,就会引发连锁反应。
近年来,监管部门着力防范化解股票质押风险,要求上市公司不断强化治理水平,同时也对金融机构高质量、规范化开展业务作出相应要求。
“前几年我们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提醒控股股东和其他几名主要股东主动降杠杆。”某不愿具名的上市公司董秘对记者透露,如今包括控股股东在内的几名大股东的整体质押情况已经降至安全线内。
该董秘进一步表示,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确实会存在对资本市场工具认识不足的情况,把股票质押等同于一般性融资行为而忽略隐藏的风险。“好在经过这几年的经验教训,很多上市公司大股东都有了改观,不管是对质押风险的意识还是行动都有了显著变化,对股票质押风险也有了一定的防范能力。”
数据显示,A股公司整体质押情况出现持续向好的态势。据Wind数据统计,从2019年8月底至今,经过3年时间,A股市场大股东质押股数以及大股东质押股数占所持股份的比例正在稳步下降。
具体到公司,第一大股东质押比例超过80%的公司数量目前已降至200余家,相较巅峰时期已大幅缩减。
质押比例连降传递积极信号
股票质押风险的化解对上市公司经营、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少上市公司正在向外界传递大股东努力降低质押风险的信号。
近年来一直致力于降低质押比例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数。从历次公告中可以看出,这些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自2020年以来质押比例呈连续下降趋势。除此之外,短期内大股东质押比例连续降低的上市公司也并非个例。
8月19日晚,赛力斯发布公告称,本次解除质押64万股后,控股股东小康控股持有公司股份累计质押数量为2.7亿股,占其持股数量的比例为62.28%。根据公司上个月的披露,小康控股的质押比例为63.82%。
类似的还有金鹰股份。8月19日晚,公司发布提前解除质押公告,提前解除质押后,控股股东金鹰集团的质押比例为49.67%。结合公司今年6月初和8月初的公告可知,在三次提前解除质押后,金鹰集团的质押比例短期内已从58.11%降至不足50%。
前述券商人士分析称,通过提前解除质押降低杠杆说明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对于风险的意识不断在加强,或许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部分大股东的现金流开始好转。
也有市场人士认为,从客观上来看,质押比例的高低只是衡量风险的一个维度,如果大股东质押融资的核心出发点是支持上市公司主业发展,即便短期出现了一定的资金缺口,但只要在后期能够为主业经营带来有利影响,长远看不会给公司造成过多负面影响,这些大股东更多是采取“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促进主业发展。
风险意识仍需进一步强化
不过,整体向好并不代表风险已经完全解除。
据Wind数据统计,目前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质押比例为100%的有50多家,其中今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的公司占比过半,当期业绩同比下滑的公司更是接近7成。此外,在14家披露今年半年报的公司中,有8家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
“大股东所持股份长期处于全部质押的状态会给投资者释放出一系列负面信号。”某券商资深投顾表示,或是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经营十分激进、贸然加杠杆、乱投项目不务正业,或是公司风控水平有待提升,大股东不顾潜在的流动性风险。如果再加上相关公司近年来业绩萎靡不振,更容易让外界联想到大比例的质押就是为了变相套现。
在这其中,尤其要注意ST公司。从统计情况看,在上述50多家公司中,有3成为ST公司,且这些公司今年一季度的业绩几乎都在亏损。与业绩持续承压相伴随的,往往是内部治理紊乱。梳理这些ST公司过往的经营历程,大股东资金占用、重大诉讼、违规担保、管理层争斗、资金链断裂等乱象丛生。
以ST天润为例,公司8月22日收到的深交所关注函显示,自2019年3月因违规对外担保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以来,公司多次出现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违规情形,且至今仍未解决。同时,公司涉及诉讼的数量及金额较大,数次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企业,持有的现金及资产多次被强制执行。
事实上,类似ST天润的案例并不算少。“ST公司往往还伴随着主营业务低迷、公司治理混乱等问题,后续市场环境一旦发生变化,这些公司的质押风险有可能会加速暴露,相关公司大股东应该提高风险意识。” 前述投顾对记者表示。